为什么要出20块钱
我最近邀请一位没有上网的知青来参加联欢会,他听说要出20块钱才能进场,他问我为什么要出20块钱?我回答这是知青网的规矩。他的问话也引出了我的话匣子:
我们湖知每年要举办一场大联欢会,以前把这联欢会叫“团拜会”,后来改“元旦联欢会”,现在好像确定为“迎新联欢会”,这个名字更贴切了。但是,不管怎样改变会名,有一样规矩始终不会改变,那就是参加会的人进场必需出20钱,你不出20块钱,就不发“出席证”,冇得出席证,门卫就不会让你进去。不管你是当官的,当老总的,大学教授、博士、做工的等等都是一视同仁。这就是湖知网自创办一来一直没有改变过的规矩!这规矩讲得洋气点叫“AA制”,讲得土气点就“打平伙”咧! 记得在乡里时肚子挖,想肉呷,几个人坐在一起商量打平伙,于是就各出几角钱,买条狗打哒呷。诶,各杂办法蛮好咧,一个人买条狗又买不起,几个人度钱拢来买又不欺主,既呷哒,又聚在一起增添了友情,这打平伙还真是好办法。
是因为在乡里搞过的人有这样体会,认为打平伙是最公平的聚会出资方式。于是,我们的牵头人笨笨牛就定出了这样一个规矩,凡是湖知网搞活动聚会呷饭,要出钱的路都统一用AA制,大家平均出钱。这个办法好,大家都愿意,冇得空话讲。(当然,如果有知青从外地或外国回来,他愿意请一些朋友叙叙旧,要出钱请客,各又是另外一码事,对啵?) 知青联欢大会就是这样“打平伙”一打就是7、8年,打到了今天。记得有一年在麓山饭店开联欢会,有一对上千万的知青夫妇进场后冇得位子了,他两口子就在后面站着看了两个小时,他们也照样出20块钱一个,只说是出席证变哒站票咯,他们冇得一点怨言,还讲得几好,进会场的都是知青,人人平等!是的,进会场参加联欢会人都是一个共同名字——知青。
有知青混得好的,事业有成,拿出上千万来救助贫困知青;有知青拿出数十万为二故乡办学、扶贫、修路.....如果要求他们出几万元来举办知青联欢会,他们完全做得到啊,也不会拒绝,但我们湖知网的知青不会提这样的要求。我们要靠自己度钱拢来办联欢会才有那杂味啊,我们唱自己歌,跳自己的舞,表演自己故事,我们扣出自己口袋里的20块钱打门票,进得场来对位子上一坐,二郎腿一撩,好得色咯,好有格咯,好自豪咯!
所以说,这20块钱要出,出起来值得,出出了知青的味,出出了知青的个性!出出了知青的格!我冇讲错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