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令人感动的千山红知青
千山红了
她叫王洁光,是原长沙市农林学校的毕业生,1968年12月和同校同学杨捷一起,从长沙下放到沅江千山红农场四分场七队当知青。23年后,一次意想不到变故,改变了她俩的命运。眼前这张合影,照片中坐轮椅的是杨捷,左旁是同队知青尹红波,站在杨捷右后的,就是曾经让我落泪的王洁光。 与王洁光一起下放的杨捷于1978年从农场招工回到长沙,被安排到长沙县矿石粉厂当了一名电工。1991年,一场意外的灾难降临到这位老知青身上,杨捷在车间维护电器时,不慎从人字梯上掉入水泥坑内,将腰部中枢神经摔坏,导致胸部以下神经麻木,高位截瘫,漫长而痛苦的人生由此拉开了序幕。 杨捷没有结过婚,在长沙几乎没有其他亲人,当她摔伤后,工厂第一个电话联系的是和她一起下放的知青朋友王洁光女士。从那时开始,王洁光就像亲妹妹一样为杨捷四处求医问药,也不知伤过多少心,流过多少泪。王洁光总想让这一生受尽磨难的知青姐姐能康复如初。然而事实是残酷的,过重的伤势终将让杨捷再也无法站起来…… 接下来的问题更具体,她所在工厂破产、倒闭,工人全都买断工龄,当时没有房子也没有亲人在身边的杨捷曾想到过自杀。她委托别人帮忙,将工厂买断工龄仅剩的5万元钱寄给80多岁的父亲,以此作为女儿一辈子唯一的一次孝心表达,然后,准备用自杀来了却余生,从此不再麻烦他人。而正是王洁光所做的一切感动了她,改变了她。十多年来,王洁光就像亲人一样关心照顾着杨捷的生活,她数次帮助杨捷换寄住地,并请人照应。原安排在一农户自办的托老院寄居,王洁光见这里条件不够理想,又为她联系城里天主教会的养老院;经过多方考察、多方联系,最终把她安置在了条件较好的雨花区养老院,使杨捷感到十分满意。 王洁光自己家住开福区四方坪,几乎每星期都要跑一趟雨花区养老院,来去有50公里之遥。她总是牵挂着这位已步入老年的知青姐姐,牵挂着她的饮食起居、牵挂她生活和健康的方方面面。一次,我和一些知青相邀去看望杨捷,给她买了一些生活用品,当我们看到杨捷很坚强、精神状况很好时,我们感到十分欣慰。当看到王洁光耐心地为杨捷洗脚、认真地为杨捷剪指甲时更让我们感动!回来的那天晚上我流泪了。我在想,难道王洁光这样做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知青情结吗?不,这是一种人性的善良,是一种做人的美德,是一种助人为乐的精神!! 我在心里默默地为她们祝祷:愿好人一生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