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知青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3|回复: 0

抓笨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4 19: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抓笨拐
    笨拐的学名叫石蛙。
    老井君前不久发表的《捉石蛙》一文非常精彩。他对石蛙有着生动的描述:…石蛙是南方山区一种特有的蛙类,个体很大,大的石蛙可长到一公斤。咋一看,有点像癞蛤蟆,仔细一看又像农田里的泥蛙。…“咣、咣”的怪叫声,声音沉闷而洪亮。…
    我为什么要把石蛙称之为笨拐呢?是因为江永、道县那边将蛙类统称为拐子。青蛙叫青皮拐子,泥蛙叫泥拐子,石蛙晚上蹲在水坑边的石头上,在光照下显得很笨,很容易被人抓住,落下了笨拐的称号。笨拐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前肢特别发达,力气也很大。据说一只笨拐发现蛇来攻击时,会用前肢死死抱住蛇不放,同时发出叫声引来同伴相助,几只笨拐就能箍死一条蛇。
    抓笨拐是一件费力而且危险的活,晚上才能抓到它。黑夜里在深山老林中说不定会遭遇毒虫和毒蛇的攻击,甚至会与猛兽不期而遇。当地人极少有人去抓。作为知青的我有幸尝试了一次,起因是源于一句玩笑话。我与知青周自明住房之间的隔墙更新后,拆下不少小干竹子。路过的老郭(我们果树队的党支部书记、道县人)开玩笑说:“竹子做火把,好抓笨拐。”我和周自明马上响应,当晚就成行了。
    吃过晚饭,我们三人背着背篓,腰别勾刀,身挂手电筒,拿着十几个火把,来到山鹰队进山的路口边时,天黑下来了。爬了一段山路,忽然听见前方不远处的树丛中传来‘沙、沙’声。三人立马停住,我头皮一紧,手本能地伸到勾刀把上。正紧张着,前方传来几声“哞、哞”的叫声,提到嗓子眼的心总算能放下了。我们上前用手电筒一照,是山鹰队几头晚归的黄牛。
    不一会儿 ,我们钻进了流着水的溪水沟中。沟两边的树木很茂盛,在白天进来都不见天日,更何况在晚上,感觉就像在地道中行走 。我原以为在这里见到水就有笨拐抓,其实不然。要在水有落差的地方,在洪水的冲击下,这里就会形成或大或小的水坑,笨拐就生活在这种地方。老郭拿着燃着的火把前边走,我们紧跟在老郭身后,来到一个水坑边。老郭回头朝我们挥了挥手,意思是要我们别发出声响。水抗边的大石头上蹲着一个黑东西,老郭轻手轻脚靠近一把按住,拿起一看,是一只足有四两重的笨拐。看着今晚的头个战利品,别提有多高兴。
    顺着溪水沟而上,老郭己抓了七八只笨拐。周自明想显显身手,老郭将火把递给了他,他来到一个水坑边,小心翼翼地举着火把朝水边的大石头上一照,身手敏捷地一按,也抓住了一只笨拐。想不到旁边还有一只笨拐马上跳入了水中,老郭连忙要我下水去抓。我下到水坑,伸手去石头边水中摸,水面几乎快挨着下巴了,也顾不了那么多,两手在石头下面一合拢,抓住了一动不动的笨拐,举出水面一看,肉嘟嘟的,少说也有三、四两吧。那高兴劲就别提了,这可是我抓到的头只也是唯一一只笨拐。
    夜深了,火把也用完了,我们只好作罢。老郭提了提装笨拐的背篓,他估计有十斤左右吧。我们亮着手电,钻出了溪水沟,顺着一条小道下山回家。
    第二天,老郭喊我和周自明吃晚饭,主菜就是战利品——笨拐。菜的做法也真叫绝!活的笨拐先洗干净外表,杀死后不剥皮,去内脏后不再洗,切成大块用盐和米酒腌渍大半天。将糯米炒香磨成粉,再把糯米粉放在荷叶上,把腌好的笨拐块放在米粉中拌匀,最后用荷叶包好,放在大铁锅中蒸熟。一道山珍美味就上桌了。二大海碗荷叶粉蒸笨拐放在桌子上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真让人馋涎欲滴。老郭给我们每人一菜碗红薯酒,边喊我们吃菜。一块粉蒸笨拐肉落口消融,其味至今难忘。……
    过去多年了,在农场当知青抓笨拐的经历和品尝山珍——笨拐的滋味,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湖南知青网 ( 湘ICP备05003987号 )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197号

GMT+8, 2023-10-5 06:12 , Processed in 0.18201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