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 牙 记 今天上午,终于舍痛割爱,将左边下颌断裂的智牙拔去了上半截,从而也诞生了这篇拔牙的文字。一直以来想写一篇关于牙齿的文章,可是一直找不到切入点,这回总算如愿了。 本人出生后,口腔里先后共长出了32颗牙齿,可是,由于青少年时期不注意口腔卫生,导致在中年30岁就患上了龋齿病,自己却未察觉。龋菌不久就侵害了上颌左右两边第六个位置的两颗板牙,只是这两颗板牙经过几次补牙治疗,直至补得无法再补方罢休,牙根始终未脱落,至今它俩仍坚守在我口腔的上方阵地,为一日三餐的进食不遗余力,其功劳实不可抹杀! 我的牙齿在幼小的时候应该还算好,唯一的不幸是六、七岁时,在一个小坎坡上漱口时,被邻居家的一顽劣同龄伢推下沟,将下面门牙碰歪,以致现在笑起来很不雅,明显露出这对不齐整的门牙。之后过去了十多年,到20岁时我的牙齿表面看去马马虎虎,不曾出现什么大的损伤,却不知道隐患早已经埋下。因为那时只在早晨刷牙,晚餐后留存在牙缝里的饭菜残粒,日久天长下来,细菌竟慢慢侵噬扩展,及至到三、四十岁时,褐黄色的龋齿菌偷袭了我上颌的几颗板牙,也包括下颌左边后面的智齿。 说到这颗智齿,我对它可说是情深意笃,一直是不离不弃,时至今日才告别了它的“另一半”——这可能与我头脑里的传统观念有关,我一直恪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孔圣人教导。谁知早几日,我又重复犯了以前的老错误:在啃嚼烘制的硬锅片时,把左下颌后面的智齿啃裂了。本来昨日就去了长沙口腔医院,却因未有48小时核酸延至今日上午,挂号后扫了五次场所码(进门一次,挂号一次,分诊台一次,看口腔一次,拔牙时一次),才完成拔牙的最后程序。打麻药后我很紧张,医生举起刀,我赶快望着旁边的美女护士(转移注意力),只一下就拔了,拔掉后确实好多啦!进餐不再像前几日,饭菜一碰病牙就痛得头昏眼花,虽然花掉了180多元(不在医疗报销范围),心里仍然觉得不可惜! 回忆起来,牙齿阵地第一次遭受的重大打击大约在1985年秋。那一天我去长辈家作客,她拿出硬邦邦的熟蚕豆招待我,蚕豆很香,我一闻就急忙嚼起来,哪知“咔嚓”一响后,竟将右上颌的第六颗得力板牙崩掉了一大块(我至今还留着掉下的残块),事后去医院用填充物补了,可不久就发现无济于事,因为牙根上面的四分之三已经缺失,仅留四分之一的牙边,在苟延残喘维持局面,至今呈现一个“孤零零”的牙柱。难看倒是其次,最讨厌的是每次就餐后,要用牙签去挑遗落在根部上的食粒。自此以后,我就小心翼翼地看护着这颗残存的牙齿,竭力不使它再受伤害,它竟也一直为我“站岗”到现在。继右上颌的板牙受损后,左上同一位置的板牙也遭受重创,去医院一检查,发现牙根上面的中心部位已被龋菌蛀空,徒留空壳,但我仍未舍弃,让它在岗继续发挥“余力”。 费时最久的补牙工程在2013年底,我当时发现左下的第七颗牙齿缝隙经常塞食物,到医院去补牙。哪知医生看后说:是它上面的板牙有问题,已被蛀空一部分,不好补,须做牙套。俗云 “细伢子怕大人,大人怕医生”,我当然得听牙医的话,医生说金属牙套800元(合金1800),虽然便宜,但做核磁共振时又必须敲下,我听后吓得马上说:用瓷牙套(共振不需取下),前后花了2800元,做了一个瓷牙套,戴在留有半截板牙齿的上面。戴套后还是觉得不安全,时不时去摸一摸,看它掉没掉下来……还好没有掉。从那以后,我也改变了洗牙的习惯,生怕再搅动好牙,戴套牙已经跟随了我10年,也算“忠心耿耿”啦! 掐指一算,两颗上面中板牙各空掉一半,加上做牙套磨去的半颗,以及刚拔掉的半颗智齿,我已整整丢失了两颗牙,确实心痛!口腔剩下的牙阵已经不齐了,虽说尚有28颗,但缺乏得力的中坚干将,只能勉强应付不太坚硬的食物了。
诸位网友:爱惜牙齿是当务之急,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啊!
(2022年12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