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知青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9|回复: 25

【长沙忆旧之四】看西洋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8 10: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沙忆旧之四】看西洋镜

     西洋镜,当年在长沙街头巷尾均能看到。小贩身背一“大木箱”,木箱上挂着几条极轻便的木条凳,手里拿一面小锣。这就是西洋镜的全部家当。小贩在街头巷尾敲着小锣,后面跟着一大群“小屁股”。到了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放下木箱,架好,摆下木凳。他就开唱了:“喂-----,看又看远吶,望又望得清。又看那赵一曼带头打冲锋。(白)喂,看赵一曼带头打冲锋啊。(唱)喂------,看又看得远呐,望又望得清,又看那洋婆子洗澡打蓬蓬。(白)看洋婆子洗澡打蓬蓬!”其实就是西洋女子穿着比基尼在游泳池里游泳的图片,当时这样的照片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锣声一响,顿时就吸引了不少的小孩子。当然看热闹的多,真正准备看西洋镜的少,因为没有钱。只要花上两百元,就能把眼睛对着那木箱的小圆孔,看里面的画片。小贩则根据画面上的内容编成歌曲,打着锣,高声吆喝:“往里那个看来,往里那个瞧啦,又看那董存瑞炸碉堡……”“得---------!又变了啊,喂,又变了。又看狗熊抱美女。”里面的画面没有主题的,什么照片都有,全凭那小贩嘴里去瞎吹。
    小孩子好奇,又被小贩那说唱深深地吸引住了,不惜花上好不容易得来的二百元,凑上前去看“西洋镜”,其实就是平日我们所见到的几张画片。被舌如巧簧的小贩一唱一说就“神”了。观看的时间也完全是由小贩来定,如果当时没有什么人等候,那他就让你多看会儿,他也就不冷场;如果人多在等候,那他三下五除二就把你打发了,两百元一下就打漂漂了。
    随着西洋镜的出现,也有了一点关于西洋镜的歇后语。如:瞎子看西洋镜——白费功夫;戳穿西洋镜——不值半文钱;独眼龙看西洋镜——一目了然;烂眼睛看西洋镜——越看越穿。
   多年不见西洋镜了,有时回想起童年的生活,往往就会想到“看西洋镜”。那还是蛮有味的啊。现在比西洋镜好的东西多了,电视、电脑比比皆是,但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影响怎么样呢?武打、凶杀、畸形的爱情充满了荧屏。我们的影视工作者不光要经济效益,更应当注意到社会效益,才对得起艺术家的良心。
   长沙市步行街上搞了个铜塑《看西洋镜》,真是塑得栩栩如生,与真实生活几乎一模一样。我猜想,作者的年龄应当比较大,没有生活是塑不出这么逼真的作品的。感谢艺术家给我们留下了儿时的回忆,留下了民俗文化。
微信图片_20230308113449.jpg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发表于 2023-3-8 12: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b5abeba7a6d032b72adc063318b8b64c_080723ttzegfee4fg6ctcf.jpg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8 12: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常常把围观稀罕的与自己不大相关的人物和目睹日常极为少见的事物统称为“看西洋镜”;有时把责任性不强,该做的事不做,反去旁观无关紧要的事戏称为“看西洋镜”。比如儿时因贪玩忘记时间,以至于不能按时回家,母亲就会嗔怪这么一句:“又到哪里看西洋镜去了?”有时人们还会把谎言被人当场拆穿或者骗人伎俩被人及时识破称之为“拆穿西洋镜”。

 “西洋镜”究竟是何物呢?不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生的人,大约知之者甚少,估计见之者更是为数寥寥。我想“西洋镜”应该是苏浙沪和南方一带老百姓的俗称,北方人则习惯称之为“拉洋片”。

 “西洋镜”实际是几十年前流行于民间的一种简单的光学装置。依稀记得“西洋镜”是由一只木制暗箱和四根木柱子组成。暗箱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沿街叫卖棒冰的木箱子略微大一点,四根木柱子起支撑和固定暗箱的作用,其高度大约有十岁孩童坐在长凳上就能看到那么高。暗箱背面镂空可通亮光,正面中间装两只放大镜,两镜间距和大小类似于望远镜。箱子上盖可以开启,方便拆卸和安装箱内胶片。暗箱里有上下两个转动辊,可以固定和传送胶片。暗箱侧面依稀记得是摇手柄,也或许是按钮,由吆喝“西洋镜”的人掌握胶片进度。“西洋镜”里的胶片实际就是用赛璐珞明胶薄片制作的透明幻灯片。每一条幻灯片大约有12到20幅画面,组成一个连贯的故事。全部看完要3至5分钟。吆喝“西洋镜”者一般同时并排放置三四个暗箱招揽更多孩子观看,以此提高经济收入。


 为何又叫“西洋镜”呢?我猜想,先是赛璐珞明胶薄片是西洋人发明创造的,幻灯片也只有西洋人才想得出来,而最早的幻灯片画面也是西洋风景画居多。再说放大镜和望远镜之类的发明专利更应该归属于西洋人。另外,人们通常认为西洋人聪明之中常常带有点狡诈,黄发碧眼总掩盖不住其内心的阴险。因此,大家就约定俗成把那个光学装置称为“西洋镜”了。

 当年吆喝“西洋镜”的人在街头招揽看客时,我还是个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呢!孩子天性贪玩,对身边事物又都充满好奇心。那时放学后时间尚早,作业又不多,故不着急回家。相约一两个玩伴一边走,一边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忽然不远处传来一声声吆喝:“快来看西洋镜啊,孙悟空大闹天宫啦!——”孩子的好奇心一下子提升了八度,等我和玩伴一起奔到“西洋镜”暗箱旁边时,已有好几个捷足先登者占据“望远镜”朝暗箱内张望了!我们只好在旁边焦急地等待着。好不容易等到先睹者离开“望远镜”,我当时心里尽管想“先睹为快”,但还是“绅士”了一回,大度地让玩伴先看。等玩伴看完退下来时,我焦急地问他:“好看吗?什么故事?”玩伴笑而不答,只露出一脸的狡黠。

 我顾不得玩伴回答就急不可耐地双眼凑近“望远镜”往里张望起来。暗箱里幻灯片随着转动辊转动,一幅幅画面慢慢由下而上地移动着。幻灯片画面经放大镜放大后图像分外光鲜明亮,色彩也格外艳丽撩人。吆喝者一边吆喝招揽看客,一边唱歌似地介绍故事内容并适时击打按在木箱边上的鼓钹以增加音乐节奏感。原来“西洋镜”就是一长串画面渐变、故事连贯的幻灯片啊!这和平时看的小人书(连环画)没有多大区别啊!看完“西洋镜”顿时就有了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我恍然大悟:怪不得玩伴看完“西洋镜”后对我的问题笑而不答呢!不过看“西洋镜”也有一些收获,那就是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此终于明白人们为什么要把故弄玄虚借以骗人的事物和手法都称为“西洋镜”了。

 “西洋镜”暗箱制作简单,幻灯片上的人物不能活动且无音乐同步伴奏,旁白还需要“西洋镜”吆喝者口头补充,这是当年“西洋镜”的致命硬伤。后来随着看电影次数的渐渐增多,“西洋镜”对我的诱惑渐失。现在电视机和手机的普及,“西洋镜”这种极为原始的毫无科技含量的文化娱乐装置再无立足之地,终于退出人们的生活并被人们彻底遗忘。但“西洋镜”也曾有过其不可抹杀的“功劳”:它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百姓生活仍不富裕的年代,满足了孩子们的课余文化需求,丰富了孩子们贫乏枯燥的童年生活,开阔了孩子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眼界,增添了孩子们应该谨慎处世的人生阅历。

 流年似水,往事成梦。夕阳晚照里重温“西洋镜”恍若隔世再生,太平盛世时顿悟居小康不忘当年艰辛。重温当年“西洋镜”,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为人处世要豁达大度,不求全责备。在把天真、温馨和快乐的童年记忆留给自己的同时,也要把同情、谅解和宽容送给当年那些仅靠“西洋镜”之类手段艰难谋生的人们!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8 13: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散文!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8 14: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洋镜”我小时候还是看到过,但不是直接看西洋镜者,因为身上冒得钱,而是看热闹的围观者也……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8 18: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年拾趣,街哩巷声。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8 18: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看过一、二次西洋镜,不是不想看,主要是没有钱。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9 09: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夜深人静 发表于 2023-3-8 12:45
当年常常把围观稀罕的与自己不大相关的人物和目睹日常极为少见的事物统称为“看西洋镜”;有时把责任性 ...

    这个西洋镜的设施小时候我看到过,但我是否看过则不记得了,估计没有,因为河西乡里冒得这些带点科技性质的东西。
    人静兄的文章还解释了其原理,似乎他看过的西洋镜比猴哥的要先进些,他是幻灯,猴哥的画片。
    现在上海城隍庙景区里边还有西洋镜看。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9 09: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猴哥为我们留下儿童的记忆,长沙的民俗文化。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9 16: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侯先生的好文章,让人快乐,又回忆到那难以忘记的岁月。喜欢读书的人都喜欢您的文章。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1 11: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吋也爱看西洋镜。猴兄的佳作细腻,逼真。觉得猴兄写童趣、童真,尚有一颗童心;童心未泯,创作心态年轻。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1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拉洋片"只围观过,没看过。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2 11: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也看过西洋镜,什么内容我不记得了,但是我更喜欢那种万(望)花筒,常常被里面千变万化的图案倾倒。猴哥估计也应该看过的。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13 19: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忆旧”,就是为了拾起遗忘的岁月。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13 19: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夜深人静 发表于 2023-3-8 12:45
当年常常把围观稀罕的与自己不大相关的人物和目睹日常极为少见的事物统称为“看西洋镜”;有时把责任性 ...

夜版的文章写得好,看你的散文比我的原文还要耐看得多。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13 19: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当恭维的是夜版的续文。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13 19: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隐士安 发表于 2023-3-8 14:57
“西洋镜”我小时候还是看到过,但不是直接看西洋镜者,因为身上冒得钱,而是看热闹的围观者也……

是的。解放初期大多数人家都是没有什么余钱剩米的,能够餐搞餐顿搞顿就不错了。不要说什么拿钱给孩子去看西洋镜了。那时我们最盼望的是周日去电影院看一场“儿童场”就了不起了,那周日还要起得早。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13 19: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楊柳岸 发表于 2023-3-8 18:07
童年拾趣,街哩巷声。

遥想当年骑竹马,转眼又是白头翁。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13 19: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枫树林 发表于 2023-3-8 18:46
小时候看过一、二次西洋镜,不是不想看,主要是没有钱。

实话实说,是这样的。我们都是过来人。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13 19: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笔架山人 发表于 2023-3-9 09:00
这个西洋镜的设施小时候我看到过,但我是否看过则不记得了,估计没有,因为河西乡里冒得这些带点科技 ...

当年长沙市区这类东西还是蛮多的。估计你可能看过,可能忘记了。现在在天津劝业场也有这类的东西,好像只做文物展览,实际不对观众开放了,故宫的钟表展也是这样。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湖南知青网 ( 湘ICP备05003987号 )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197号

GMT+8, 2023-6-5 21:24 , Processed in 0.2100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