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知青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9|回复: 3

《北大荒渔猎笔记》(17)赫哲人付长胜③学艺不如偷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6 06: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大荒渔猎笔记》

完达山



十七、赫哲人付长胜③学艺不如偷艺

一九七零年十二月


  老付有一身捕鱼打猎的本事,就是轻易不示人,唯恐教会了徒弟饿着了师父。倘若你不知情,贸然地向他请教:“老付,你教教我怎样撵皮子吧?”他会立即板起面孔:“我不会撵皮子!”说完扭头便走,几天都不会理你,以后也不会和你太亲近。即便你问点儿有关打鱼的问题,他也会把脸一沉:“谁(知)道——期(去)啦!”可也分谁问,强势的人问他,他乖乖地回答;弱势的人问他,比如我问他,就会这样回答我。
  是不是因此我们就无法跟他学习打鱼打猎了呢?也不是。俗话说:学艺不如偷艺。是人都有弱点,老付喝点酒就开始絮絮叨叨起来,语言支离破碎,情节缺少连贯,有时一件事反反复复地讲。别人都离他远远的,没有耐心听他啰嗦。这时,他总是拉上我,知道我随和并爱听故事,更喜欢听打猎的故事。而他呢?酒后也喜欢讲他那些露脸的往昔经历。于是,每当夜晚,其他人都在下棋抽烟聊大天儿,我俩,一边儿他喝酒,一边儿我听打猎的故事。就这样,从他断断续续的故事里零散碎乱地了解了许多关于打猎的知识和常识。赶上他说得得意,我也会散漫地(决不能认真地)问一些问题,他答就答,不答拉倒,绝不可多问,那样他会立刻警觉起来,认为你在套他的话,就会失去他对你的信任。
  我渐渐地知道了什么是打围:就是一伙猎人持枪骑马或不骑马,将猎物赶至包围圈,猎人们埋伏起来用枪打。渐渐地知道了什么是撵皮子:就是一个人或两三个人在冬季撵猱头、狐狸、或黄皮子(黄鼠狼,也叫元皮)等。渐渐知道了什么是定对:就是用工具或设施来抓活的或者死的猎物。渐渐知道了什么是放山:就是在麦收季节一伙人到深山里去挖人参(也叫挖棒槌)。老付讲得较多较详实的就是撵皮子,当然这也是我最关心的。抓只猱头,调一顶猱头帽子是我当时最大的心愿。我想,只有提前学好技术,等机会来时才能抓住它。
  猱头学名叫貉,一丘之貉的貉,北大荒的品种叫乌苏里貉,和西方的浣熊差不多。据百科百度介绍:乌苏里貉属食肉目(其实是杂食动物),犬科,中等(细)皮毛动物。产于大兴安岭、长白山、三江平原等地,形体似狐,但较肥胖、短粗,尾短,四肢亦短小,背毛长而蓬松,底绒丰厚。成年公貉体重五.五至八公斤,体长五十八至六十七厘米,体高二十八至三十八厘米。成年母貉略小。它的针毛深驼色、深烟色毛梢,分布均匀稠密平齐,无白针毛(其实脖颈处是有,不多),毛长八至九厘米;绒毛驼色、浓密,平齐而分布均匀,长度五至六厘米(还要多)。背毛油亮,腹毛稀疏无针毛。(文字有改动和更正)
  这些家伙昼伏夜出,主要吃小动物,田鼠、鱼虾,饿极了也吃生熟素食。抓这家伙最好是在一场小雪之后,它的踪迹清晰地烙印在雪地上,外行也不难辨认。一般这些家伙走不远,最远一天能走三十里左右。如果它有窝,顶多在半径五至十里的区域活动。一般一年它们有两次做窝,一次是在冬天,它们在窝里冬眠或半冬眠,一次是在生育期,做窝生养幼崽。单只公貉多数不做窝,到处流浪,浪到哪里,哪里就是家。哈哈,动物也有跑腿儿的。
  貉的踪迹跟猫的踪迹几乎一样,就是比猫踪儿大一些,通常叫做梅花踪儿。猫科动物中猞猁、豹子、老虎的踪迹,除了大小不一样,形状都差不多。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貉作为犬科动物却长着猫科的脚掌。雪地里到处都是狐狸踪,我们初到北大荒的知青,经常把狐狸踪儿当成猱头踪儿。这是因为我们心中惦记着猱头,总是把期盼转化成误判。猱头踪确实难以寻觅,等人们看到猱头踪儿时,它也就在劫难逃了。
  狐狸踪儿比猱头踪儿略大一点,跟狗的踪迹一样是品字形,前面还有两个爪印,比狗的踪迹小一号。犬科动物中最臭名昭著的狼的踪迹比狗的踪迹大一号。下雪之后,每当我们看到一行踪迹就会仔细地辨认。当我学会了辨认黄皮子、狐狸、水獭、狼、狍子、鹿、野猪、黑瞎子踪迹之后,还是没有见过姗姗来迟的猱头踪儿。
  皮子是分季节的,秋皮子、冬皮子、春皮子,也叫秋板儿、冬板儿、春板儿。秋皮子:针毛已经长齐,刚上绒,绒头还不厚密,此为最佳。秋皮子调出来的帽子,风一吹摇缕摆波,松活飘逸,特别潇洒。这是因为绒头少针毛周围松宽造成的,虽保暖性能相比差些也足够用。
  春皮子:长了一冬天,绒毛最厚,一把抓不透,多冷的天带春皮帽子也冻不着,就是不抹下帽扇子也冻不着脸和耳朵。由于底绒厚长,针毛被绒毛挤住,看上去有点发胎,没有秋板儿松散灵活。
冬皮子:介于二者之间,应该是最适中的。这些区别没人告诉,外行人一点也看不出来。
  皮毛还有粗毛皮和细毛皮之分。百科百度说了,貉属于中等细毛皮,黄皮子大概也算。水獭、貂皮肯定都属于高等细毛皮。狗皮、羊皮应属下等细毛皮。熊皮等大概都属于粗毛皮。懂得了这些,探亲假时就跑到委托店去看皮货。当时正在出售文革查抄物资,各种皮货应有尽有。
  北大荒国营收购站收购狐狸皮才十五元一张,貉皮还要便宜些。但是,没人卖到收购站,私下交易三十元,有的五六十元,还有行无市,因为貉皮太稀缺了,一张难求。
  小雪季节是撵皮子的最好季节,猎人便于行走,踪迹容易辨认。一过大雪,积雪盈尺,猎人就行走困难了,动物踪迹也难辨认。赫哲人会制作踏板,他们就穿上踏板在雪地行走。
踏板是用水曲柳木做成的,一米八至两米长,每只踏板十至十二厘米宽,七八毫米厚,前面是一个翘头,中间一个漫弓弯,为的是有弹性,走起路来省力。老付说,有一次他和一个伙伴穿着踏板撵一只猱头,没带狗,撵了三四天才撵到,因为他们和猱头的行走速度差不多,一天三十多里,可见踏板不像运动用的滑雪板那样快捷。运动滑雪板都是利用山坡往下滑,走平地和爬坡绝没有那样的速度。
  撵皮子最好带上一只狗,最理想的是只母狗。母狗的嗅觉好,而且心细,不像公狗粗心大意,有时会丢香(气味)。除了撵狍子和撵狐狸不要带许多狗。老付的话在我将来的狩猎实践中都得到了验证。
      冬天来了,大雪就像姥姥手里的棉花均匀地铺撒在山川、河流和荒野上,覆盖了地上万物。茫茫沼泽,千里冰封,琼花玉宇,万里雪原,那白雪又像显影剂,把世间一切生物的活动踪迹清晰准确地记录下来。这对动物的安全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一天清晨,我一出门就见一只黄皮子吊在网架子上,老付正在那里剥皮。看见我,他得意地“嘿嘿”一笑,似乎这一笑就是所有的说明和解释了。他的脚下放着踩盘夹子。我一下就明白了,这是老付用踩盘夹子捉住的一只黄鼠狼。一股腥骚扑鼻而来,老付就跟没闻到赛的,正在熟练地剥皮。我站在那里看着,一肚子的问题却不敢发问。
  老付有两个中号踩盘夹子,可以打黄皮子、狐狸、狼等。
  自从打到黄皮子以后,虽然我不问他,但是我却暗中观察他。下夹子的前两三天先找好黄皮子行踪儿的卡口。卡口就是物儿必须踩踏的地方,比如下坡,越过障碍等必须落脚的地方。然后把踩盘夹子拿出来挂在房檐上冻两三天,把夹子上的气味散发殆尽。头一天还要拿出一张白纸在外冻一宿,也是为了散发气味。
  下夹子时,要带着手套,不能再用手去摸那夹子。先用刀在选好的卡口上切出一个和踩盘夹子一样形状大小的雪槽轮廓,刀子也是冻过的。雪槽挖得要规整,刨一个大坑不行,雪槽的底部要平平的。这活儿要有足够的耐心,像一个雪雕作家一样,把槽里的雪取出。雪槽的深浅一定要掌握好,然后安装上踩盘夹子的消器儿,把夹子轻轻地放在雪槽里,比雪面略微低一点。然后铺上那张白纸,用刀子挑来干净的雪轻轻地撒在纸上,直到铺满铺平,用肉眼看不出痕迹。在这期间刀子绝对不能碰到踩盘,否则弹簧发作前功尽弃,弄不好还把自己打伤。那夹子是可以打断骨头的,大意不得。夹子上还有铁链子,链子要拴在一根木柈子上,也要做好掩埋。铁链子绝对不能拴在固定的物件上,那样物儿就会扯断自己的腿逃跑。铁链拴在木柈子上,物儿拖得动就不会扯断腿。柈子的轻重要根据物的大小决定,能拖得动还不能拖跑了。处处做得好就成功了,有一点做不到就会失败。
  老付做所有这些开始都瞒着我和小曲。有时我也悄悄地藏在屋角观察他,但是始终不敢公开地跟随他。那样他肯定不高兴,干嘛惹他烦恼呢?还是跟他偷偷地学吧。只有一次他心情舒畅,带着我做了一次观摩。一颗粗壮柞树横在路上,黄皮子先跃上树,往下跳时总在一处落地,这落地的地方就是下夹子的卡口。
  直到我经过和宋老五在莲花泡起鹿窖捧鹿窖,后来又打野猪,打狍子,撵猱头之后,相处时间久了,我们才开始能够开诚布公地讨论打猎和打鱼中遇到的问题。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发表于 2023-3-16 06: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偷艺也是个好办法!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6 07: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像看小说。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6 09: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艺不如偷艺,尽管如此也难学得完整,整个猎的方法描述得相当详细、工具的用法等也讲得非常仔细,偷艺还是偷得蛮有水平,不然写不出如此文章……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湖南知青网 ( 湘ICP备05003987号 )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197号

GMT+8, 2023-6-8 02:38 , Processed in 0.16000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