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知青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085|回复: 6

《长沙城市记忆》柳建球卷(90)书院路记忆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8 20: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沙城市记忆》柳建球卷(90)



书院路记忆②



长沙电厂与糖坊巷

  大椿桥铁路向西走,铁路北边也有条小巷,一直通向湘江边。巷子口上是当时长沙唯一的长沙电厂。解放初,这个电厂可能是长沙供电的少数电源之一了。长沙当时居民大多是点煤油灯,大街上只有少数暗淡的路灯。
  当时工厂也少,用不了多少电,这个电厂便成了长沙发电的主力队员。后来因为设备落后,发电量少,渐渐退出了发电队伍。不过现在长沙除了有高压电网送的电外,长沙城北郊还建有长沙华能电厂和黑糜峰蓄能电站,长沙虽然用电量年年大幅增长。可现在已基本不用停电了。
  电厂后门那里有条小巷叫糖坊巷,这也是一条古老的小巷,据说过去这里曾开过糖坊,所以得名。我的岳父上世纪90年代初从浏城桥拆迁时搬到了糖坊巷。于是,我便经常骑单车,走书院路来这里看望岳父母,也带着幼时的女儿从糖坊巷到湘江河边玩。
  那时湘江大道还只到西湖桥路,过了西湖桥,要从楚湘街经灵官渡、六铺街才能到糖坊巷。后来,我亲眼见湘江大道一天天向南延伸,终于一直修到猴子石那边了。可是,我岳父母却因病先后去世,我后来便没有再去过糖坊巷了。


杏花园里的知青

  过了大椿桥,要是你坐一路公交车,便会听到售票员报站:杏花园站到了。其实我根本没有看到过这里哪里有个杏花园?只是书院路从北向南行时,路西边有个小巷地名叫杏花园。本来我对这里不熟,也没有什么可写的,可是,恰巧也有个浏阳知青同学李石柱住在这里。我认得张建武还是通过李石柱,因为李石柱和我是八中同学。
上世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是我们这批文革前下农村的老知青难熬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大都直到年过30岁才找到对象,却找不到房子结婚。那时,我们从农村回长沙的知青大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长沙曾有过这样的一句俗话:找老婆难,找房子更难。何况李石柱这样的航运局的水上船员,每月有一半时间要在船上,哪个女孩愿意守半年活寡?
  李石柱虽然长得英俊帅气,可谈了几个对象都因他家没房子而吹了。好不容易同船的一个女工人喜欢上了他,两人一见钟情,定下情缘。他们航运局把这个事迹报道到长沙晚报,长沙晚报马上为一对水上鸳鸯的动人恋情事迹发了篇新闻,一时在航运局反响蛮大。
  可是,等到他们要结婚,没有房子,找领导时,领导也急了。要知道那时单位欠职工的房子帐太多,李石柱天天坐在他们船队书记家里不走:不给房子我就住在你家了。书记没办法,好不容易在离船队不远的永湘新街一个旧公馆里,找了间房子。
  那还是一间搭在公馆阳台上的简易房子,天热晒死人,天冷不关风。可有间房子开铺总比没有房子强呀?他家只有两间房,却有祖母、父母、一个哥哥,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哪里挤得出半间房给他们作新房?于是有了永湘新街这间阳台上搭的房子,好歹成了个家。
     好多年后,李石柱调到某国际旅行社当了副总,总算在杏花园分了一套新房,可把他喜得热泪盈眶了。搬家那天请了我们好多知青老战友去做客,他喝了几大杯酒说:我老李今天总算翻了身。
  可是乐极生悲,在杏花园新房子里还没住几年,他一天晚上在卫生间洗澡时,突发心肌梗塞,不幸抢救无效过世,终年52岁。李石柱聪明能干,一肚子才学,英年早逝,真是可惜了。


老火车南站与南站旧货市场

  一路公共汽车的终点站是老火车南站。长沙老火车南站作为旧时粤汉铁路(后为京广铁路)的重要站点,始建于1934 年,位于今湘江中路猴子石大桥东侧以北南郊公园旁,是长沙唯一紧贴湘江的火车站。这里依山傍水,曾经是火车进出长沙的必经之地,也是长沙陆路与水路货物运输的中转站。初建时车站只有2股铁道,后逐渐扩道至 5 股货物线,并建有大型仓库和雨棚。
  老火车南站从使用功能上来讲主要是运输货物,与湘江水运码头相连,陆路和水路运输相转换,代表了曾经水陆货物互转的“老工业时代”,附近配有大量仓库,对促进湖南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长沙老火车南站货运当时异常繁忙。在站场另一侧,是浩荡的湘江,江面上,帆船点点,一艘艘货运船清晰可见,见证着长沙老火车南站货运带来的繁荣。
  老火车南站,曾是长沙最大的散装货物流通基地,其中最重要的运输物质就是煤炭。车站周围低矮的民宅终日生活在煤炭的灰尘之中。
  火车把整车的煤装卸在站内沿线,汽车和人力板车再以蚂蚁搬家般的精神把煤炭输送到长沙的各个企业和千家万户。汽车和板车沿着坑洼的简易柏油马路行走,撒落在马路上的煤炭灰尘又在汽车的碾压下扩散在四周的空气中。喧嚣的车流,终日不散的灰尘,忙碌的人群,展现了老长沙城的内在张力。     

老火车南站煤站

  1974年我招工回长沙新河酱园当搬运工时,便到长沙南站拖过货。当时我有两个感受:一是远,从我所在的新河酱园到南站,有近20里路;二是上坡多,搬运工拖货怕的是上坡,而从南站到城南路有三个大上坡。
  当时我不知道路有多远,但三个上坡却记得清楚。从南站到大椿桥是第一个上坡,再到第一师范是第二个上坡,然后是冶金厅电影院一个大上坡,可把拖板车的我们搬运工累得要死。好在再往城南路到西湖桥都是下坡,才舒服一点。上坡是人累,下坡可是精神累,稍不留神会翻车。
  改革开放后,长沙火车南站的作用逐渐失去,首先是最重要的两项货物:木材和煤炭不再从这时进出。于是热闹的火车南站慢慢沉寂下来。南站巨大的货坪和仓库不能废弃,于是便在这里开设了长沙第一个旧货市场。上世纪90年代,南站的旧货市场特别红火,生意做得全国皆知。我曾多次到南站购二手家具。
  可是不知为什么,2007年,南站旧货市场要搬迁,一部分搬到红星市场,一部分搬到北郊的四方坪水果市场。因从毛家桥搬到四方坪的水果市场经营不好,又搬到黑石渡那边去了,四方坪市场空出来后,当时的赵总和南站旧货市场陈总是同学,便联系把南站旧货市场搬到了四方坪。
  当时我正好在当代商报当记者,负责《旧货市场》栏目,便经常到四方坪联系,不但认识了赵总,也因此认识了南站旧货市场的陈总。陈总后来在对河溁湾镇开了家歌厅,还请我们报社同仁去唱过歌。
  南站不但有旧货市场,还在老火车站对面开辟了一个布市。我跑糖坊巷岳父家时,还和爱人一起到南站布市购过价廉物美的批发布回家做被套和床罩。
  老书院路到南站就到了终点,再过去就是长沙最有名的大上坡金盆岭。
  今天,南站外湘江边的木排早已消失,江堤用麻料石块垒建,堤下江边栽植树木,整个老车站喧哗的人群和居民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拓宽的书院路替代了过去马路两边都是低矮陈旧的民房的老马路,路边新栽的树木整齐规范,成片的土地已开发成沿街的高楼大厦,一条崭新的书院路展现在我们眼前。


精选留言                阅读1万


●猪喽喽(朋友)
建球兄《书院路记忆》资料详实、佈局周密、起落精緻、文彩飞扬,读得我既佩服又有些惭愧,自己实在是在南门白住了几十年。如果要钻牛角尖,就想补充一处寺院~金刚院。位于书院路宝塔山的金刚院是长沙最早的寺院,据载:西汉定王时,"建为托足梯航,明吉王在此讽金刚经,始改金刚院”。我们细时候寺院已毁,在此挖黄泥巴,多次挖到瓷缸,老人告诉我们说这里内埋着僧人。八指头陀曾有诗《题城南金刚院》,记得后面几句是"岳痕青入梦,云气白侵衣。欲乞坐具地,安禅静掩扉"。20世纪80年代金刚院得已重建,曾经此寺院并作律,今且作留言点赞建球兄文章。 《过城南金刚院》
    汉月流辉宝塔山, 金刚寺院梵钟闲。
    幽林鸟雀啼青岭, 古刹烟霞绕碧湾。
    蓬竹摇枝阴石径, 岳峦托殿入禅关。
    几番劫难遗踪迹, 影阁流云带雨还。
●༺࿈紅࿈༻
一师范搬至星沙的说法弄不懂。我的印象是:星沙那个是原有的长沙师范升格并扩建的,而雷锋纪念馆方向(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隔条马路的斜对面)的才是第一师范新址。
●作者
谢谢您的指正,原文中有误,已修正。
●༺࿈紅࿈༻
很是教佩作者的谦恭严谨之学人风范。本人留言涉第一师范新址之误,作者先是将其留言精选上墙,紧接着修正更新原作并致以专谢,感动,佩服。关注该公号不久,与作者系初交,乐见此等严谨文风,必将使该公号人气与日俱增,越办越好。
●老谢1
前不久读毕国哥的《金盆岭和金盆路的故事》,今又拜读柳老的《书院路的记忆》,两位老师的美文佳作真是双剑合壁,将新老书院路写全了,写活了,让我胜读十年书。书院路是我行走多年的地方,我再补充一点,书院南侧铁路线与煤栈之间曾有《长沙玻璃二厂》,破产倒闭的工厂,92年时南区区政府牵头想利用该厂的厂房搞个“白沙市场”,将下河街搬迁过来,我代表铁路参与其中,因为这儿有铁路的地盘,我记得参加开发的有长沙二轻工局,南区商业局,后来没有成功。谢谢柳老的美篇勾起了我的回忆。
●湘麓山人
刚刚读完柳老师新作“书院路记忆”很有感触,写景、写事、写人、写历史,粗中有细,杂而不乱。沸沸扬扬,混然一体。可读性极强。不亚似一次精神大餐。
●老谢
更正:玻璃二厂位置在书院路西侧,大椿桥铁路南侧与煤栈之间,时间为1993年。
●五哥放羊(朋友)
柳老师的“书院路记忆”,洋洋八千多字,将三公里的书院路从北写到南,一处不漏。 柳老师的阅历丰富,文章中的情节有很多自己经历过的,或同学、战友们的故事,读起来通俗、亲切。 柳老师长住北门,对南门也非常熟悉,令人佩服!
●无花果
柳老师写的《书院路的记忆》历史知识丰富,时间和地点跨度大,记叙清楚描述生动,人和事频频奇出引人入胜,真是好文章👍
●清茶伊浓
循序渐进,娓娓道来,柳逮球老师把个城南街道如数家珍,笔下,旧有旧的风貌,新有新的荣光。 这几个地域至今我仍常在,一切都在变,不变的事是,记忆中到借扳车到南站拖一千斤家用煤到工农桥,十二岁多,那难至今都后怕,但那一块地域留下了我无数顽皮身影,谢谢柳老师,让我又泛起了许多各色记忆∵
●怀念
读罢此文很有收获,以书院路为主线,串起一个个小故事,源于生活,亲身经历,很有味道。柳老师不愧写故事高手,把生活的影像和感悟用笔一一记下,定当我好好向柳老师学习。 补充一点:书院路北起西湖路,南至今盆岭,全长2.18公里,1951年国庆节建成通车,原名“南长路”。
●国哥(朋友)
柳老师文章很精彩,看得轻松,知识获得不少,这就是柳老师文风魅力,写的都是自已亲身的感受,和对事物的认识,书院路感触最深一条事,中央电视台拍摄《恰同学少年》电视剧,将一师范前书院路交通断了,搭了许多商铺形成闹市,演毛泽东演员也很神似叫人难忘。
●卢楚良
柳老师又一新作问世了,可喜可贺。本篇详述了书院路的点点滴滴,内容详实,写作流畅,赏心悦目,令人钦佩。文章已经十分到位,加上很多网友的补充,就更加完整了。若硬要钻钻牛角尖,我也补充几点,一是我记憶中这条路叫南长北路。路上的单位还有很多,大单位还有下碧湘街的金属压延厂,电厂边的602厂(属有色系统),北头冯家湾的湾湾里有个市纺织研究所(这个单位曾找得我好苦),南头还有个木材厂。二是南区医院最先建在黄兴南路,文革命后搬到此处,南区医院之所以能发展为现在的市属医院,主要是有三块牌子,伤科曹忠生,儿科石老(名字忘了),还有一个痔瘘科,这些名医均已作古。本世纪改为八医院,后又与铁路医院合并,主体设在星沙,铁路医院与中医院作为分院仍继续运营。三是与旧货市场一起建的布市比较有名,就在书院路南头的钟馗庙巷口子上,只到前两年才拆迁到石人村去了。谢谢柳老师精彩的文章。
●老虎
读了柳老师的大作书院路的回忆,勾起了不少回忆。书院路上有个宝塔山,一九六二年宝塔山上创办了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叫民建中学。2006年长沙晚报曾介绍过民建中学的泥巴课桌系全国首创。
●力行(朋友)
柳老师的文记叙内容详尽真实。因我家住冶金厅旁的马益顺巷。你说的粮庫,我们曾去选过粮。忆往昔,思往事,感摡甚多。对老长沙人来说不仅是是对这座城市的卷恋;更有一种拥座在母親怀抱的温馨
●天涯别缘
就只缺了向家湾和长沙卷烟厂,这应该算是一个关键点,后来迁往赤岗冲了。在向家湾的建湘烟厂,后更名为长沙卷烟厂,在文革后期迁往赤岗冲。
●天涯别缘
冶金厅傍边的裕农街,河边的粪马头
●大雅牛
《书院路记忆》好,详实,让我想起许多往事,感觉亲切。有几点疑问。东瓜山居民村是解放初修五一路时的搬迁户村;妙高峰下老京广铁路处叫红石村;杏花园在一个山窝子里,原是菜园。杏花园附近高山上旧时有一个地名叫红莲寺。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所中学叫“民建中学”。据说电影《女篮五号》里那个演教练的表演艺术家刘琼就是红莲寺附近的人。
●彭一怒(朋友)
柳老师的回忆书院路的这篇文章,引起我感慨良多。 我讲过,我一信命运,二信缘份。我和柳老师缘份还不浅。 从住在铁佛东街,再到铁佛东街小学读书;你住九仪里,我经西园到三中上学走了三年。你这次写书院路大椿桥,你讲你岳父母住大椿桥糖坊巷,我也在大椿桥东瓜山住了三四年。虽然我们几十年断了联系,但冥冥中仍有交集,这不叫缘份叫什么。 那年,我刚调回长沙,又初为人父,又要读书上课,算是老天照应,我爱人在东瓜山分了半套房子,离我上课的地方可是近了太多。 正好把书读完了,正好小孩也可进幼儿园了,正好我又要回厂上班了,厂里分了套房子给我,才离开了书院路大椿桥。 这就是缘啊!
●心焕
我一辈子都住在书院路上,以前这条路叫南长北路,我还参与过修路中的捶石头,即将大石头捶打成小石头。书院巷原来是叫小蚂蚁巷。现老一辈人还这么叫着。省冶金厅的斜对面曾是南区工业局所在的办公地方,那一带曾经叫豆芽菜园。
●小鱼儿
谢谢作者的精作专辑,读来让人倍感亲切,也是我们儿时最熟悉的地方,很有感触,不论是写人,写事,写历史都写得很好,很形象深情,哈,,,唯独没写生我养我出生的地方落星田,藩后街,东庆街,等地的事迹与历史,因我是落星田土生土长的长沙妹子,儿时听父亲,长辈们说,原来落星田是块田地,天上掉了一颗星星在田里,后来就叫落星田了,此街也是很有文化,文人足迹和历史背景的,也具有特色风景及相连老火车站的历史,所以说落星田是我们儿时最熟悉和成长的地方,所见所闻至今仍难以忘怀,记忆犹新等,,,请作者谢老师把落星田及附近的火车站编写进去,也表示我们对长沙的热爱和一份忘不掉,抹不去的永远思念,,,再次表达对谢老师敬意,谢谢您,辛苦您了,您是最棒的,向您学习
●郭志贤
柳老师大作拜毕,引起来童年回忆,心潮澎湃。我的记忆中省冶金厅办公楼在书院路东边,横过马路的文化分院即冶金厅礼即在书院路西边。望各位指正。向柳老师致敬。-
●老龚
感谢柳老师打开了我的记忆闸门!我(50后)一辈子都离不开书院路:小时候和祖父母、父母住在书院路(当时叫“南长北路”)东边的南贺家塘青砖公馆(属马益顺巷居委会,现称“文物”),在上碧湘街的新兴路小学读过一、二年级(含二复班”),青年时代住祝威岗新庄(冶金厅老宿舍),现入老年,住宅夹在第一师范(南院)中的妙高峰巷里。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多趟公交车,现在有两条地铁连接了书院路:三号线在灵官渡、四号线在碧沙湖(即老火车南站)都设立了站,交通方便多了!我坐地铁三号线,从灵官站到女儿家“阳光”站(猴子石大桥西的“阳光一百”)只要十分钟。
●柳建球
写书院路是比较难的,几十年住北门外,要写南门外,肯定心有点虚。记得哪位名人说的,写文章要写自己最熟悉的。但是,我还是写了,因为我在书院路有一些记忆。写完后,还是觉得没写好,幸亏有许多老师和朋友帮我补充修正,比如第一师范,确实是搬到望城坡那边,而不是星沙,这样,就避免了一错再错。谢谢各位。文章都是遗憾的,写完发表了才知不足,这是没办法的。请多多原谅。
●凡是.凡是
上文中老谢提到的〈长沙二玻璃厂)应为晶湘玻璃厂,属二轻工业局。
●笑阅沧桑
柳老师大作把书院路的“一线两厢”写得十分详尽。从该条道路的南端丁字路口至大椿桥这一段,我还是比较熟悉的,读着此文,感触尤深。 我如果没记错的话,好像长沙市花鼓戏剧团(院)在青山祠西口附近吧,我家一个熟人是该团的演员,她说演《皮秀英三告》,整出戏都要跪着哭,膝盖都破了肿了……她还说,再苦也比上山下乡好。 谢谢柳老师引领我们一同回忆!
●果果(朋友)
1976年,在涟钢工作七年后,终于调回长沙。就在书院路390号的湖南省冶金厅。我亲眼见证书院路巨大的变化。在此期间书院路就翻新、拉直、扩宽丶提质了二次,宽阔、平直、的路面,还有整齐划一的人行道替代了以前坑坑洼洼的书院路。路旁景观树成排丶高大整洁,路旁花园小巧幽静。书院路是长沙市重要的南北通道;笔者曾站在路旁数过,居然有公交线二十多路车次。还有地铁四号线,地铁三号线、不远的南门口地铁一号线。人行特别方便,到长沙市内任何地方均可一乘到的,无须转乘!随着改革大潮,书院路上的工矿企业,特别是重污染企业都已关停,还市民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在大椿桥边有一曾是核工业部属企业6O2厂,大约八十年代搬迁,属该厂长沙市最高烟窗(百多米)被拆除。长沙发电厂是污染大户也被关停。还有被关停企业有几十家。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24-5-18 20: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922.jpg
糖坊巷老街。我(作者)岳父就住在这房子对面。汤武(五哥放羊)摄


921.jpg
书院路柘宽后,原位于大椿桥的老长沙电厂已被拆,老铁路也早拆了。柳建球摄2014年

923.jpg
年轻时英俊帅气的李石柱。摄于1977年。柳建球供图


924.jpg
网络图

925.jpg
书院路一带  1986年长沙地图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8 20: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柳建球 发表于 2024-5-18 20:10
糖坊巷老街。我(作者)岳父就住在这房子对面。汤武(五哥放羊)摄



    李石柱是我多年未联系的远房叔伯弟弟,谢谢告之!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8 22:02: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书院路煤灰覆盖,如今面貌全路新……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9 00: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院路写完了,可是还是不放心。因为确实有许多 不足,谢谢各位补充 。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9 07: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写,蛮好看。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0 22: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慢慢看。故事还是有的。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湖南知青网 ( 湘ICP备05003987号 )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197号

GMT+8, 2025-1-21 00:31 , Processed in 0.1703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