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行 去徐州,源起却是东莞。去年冬天,在东莞避寒,天气是暖和,但周边却没有可玩的地方,有点乏味,书架上的一大摞《华夏地理》便成了我们消闲的唯一选择。此杂志是云南办的,但好像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有从属关系,作者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介绍的地方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文章极好,篇篇精彩。其中有篇文章就是介绍徐州的,说楚墓出土了大量陶俑,说陶俑如何被发现、说盗挖的人怎么与古董贩子联络、说当时价格如何、等等等等。婆婆一看,上眼了,说:西安的兵马俑看过两回了,明年去看看,徐州的兵马俑有什么不同。于是,便有了这次徐州之行。 在徐州我们住了5晚6天,玩了整整5天。人老了,太劳累了吃不消,所以我们基本上每天只玩大半天。早上8点左右出门,11点左右在景区内吃点点心水果(徐州的烧饼特好吃,百吃不厌),下午两、三点左右玩完便到餐馆吃一餐正式的中餐,然后回宾馆午睡。午睡后有时再在宾馆附近走走,觉得还蛮合适。
徐州行(之一) 回龙窝 回龙窝在徐州城内,紧挨着南边的老城墙,是一处网红打卡点,看的是被开发了的古民居。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到徐州,微服私访,到了这里,看到市井繁华,民安业乐,十分高兴,便遍游各处,兴尽而返,所以得了这个美名。我们到达时,已是下午五点左右,光线有点暗了,但夜市又还未开张,所以没有看到它最好的景致,但那些漂亮的房屋街道、别致的装饰和标志,都是江南的素雅和北地的朴实兼具,使人眼界大开,我们极为欣赏。此处的城墙只留了点遗迹,搭了个漂亮的玻璃平台,但没有什么可看的。 我们是上午到的徐州,安顿好住宿,午餐午睡后,下午才去看的这个景点。
这是个叫吹风亭的小公园,与回龙窝隔街相望。它靠南的一侧是老城墙,好像在修缮。
过了条马路,进入回龙窝景区。 这是回龙窝的说明文字。 街景。
彭祖是传说中最长寿的老人,名彭铿,活了八百岁。后人根据甲骨文研究,说他是大彭国的创始人,是确有其人的。 看来,想“暴富”成了一种新时尚。
摆摊的姑娘。
(本篇完)
说明: 照片的日期一律都是2014年1月1日,那是相机出厂时设定的日期,我调了几次,都没能调到现在的日期,没办法,也就任其自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