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知青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2|回复: 3

知青往事:在冯家坝插队落户期间我结识了一位好友,她叫梅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4 07: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青往事:在冯家坝插队落户期间我结识了一位好友,她叫梅芸
草根故事茶社
2025-06-14 09:00吉林

  1970年4月中旬,我到东禅区金马公社挂钩准备下乡当知青,因为当时下乡插队都是按街道划分,我居住的街道下乡知青被分配在东禅区,距县城90多里。我自己去挂钩也是有私心的,目的是想找一个交通方便,粮食充沛,不至于饿肚子的生产队。所以我选择了金马公社冯家坝大队,是因为冯家坝大队离公社近又在318国道旁边,交通相对方便一些。
  我去金马公社挂钩那天,正好公社在开大会,我往礼堂里看去,正有一位女知青在台上发言,她在讲下乡当知青的心得体会。我想她也许是知青中的榜样,公社树立的典型吧,要不然的话,怎么会让她在公社礼堂发言呢。
  1970年5月,我正式下乡到金马公社冯家坝大队当知青参加生产劳动,在以后的接触中,我和那位曾经在公社礼堂发言的女知青渐渐熟悉了,知道了她的名字,她叫梅芸。后来公社组织文艺宣传队,她也被抽调到公社宣传队排演文艺节目。同在一个宣传队,我俩越来越熟悉并成为了最要好的朋友。
  在一起相处的日子里,我始终不敢对梅芸谈及我的家庭与父母的情况,怕她瞧不起我。后来在一次交谈中,我无意提及挂钩那天看到她在礼堂谈下乡当知青的体会一事,我问她:“你一定是公社树立的典型吧?”没想到梅芸竟摇了摇头,轻轻地叹息一声说:“一言难尽啊,这个社会和知青中的人员很复杂……”我看到她眼眶里闪着泪光,也不好再追问下去。我想到自己的处境,隐隐地感觉到她一定也和我有同样的难言之隐吧。
  后来我和梅芸相处久了,她了解了我的性格与人品后,敞开心扉给我讲述了她家的故事。
  梅芸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解放前大学毕业后在同一所重点高中教书的老教师,她的父亲教了十几年历史,是我县重点高中教历史的王牌教师,上课时他从不拿教材和讲义,总是走上讲台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把教材内容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听,学生们都喜欢听他讲课(因为生动而不死板,更不教条)。特别是高三的学生更喜欢听他讲课,因为每到高考前他都会给学生打定子(打定子是遂宁土话,就是说高考时必定会考的题目),他打定子真得很灵验,他说的题必定有一部分会出现在高考试卷上。
  学生和老师们不得不服,有这样的好老师,学生和学校都沾了光,遂宁人也都知道重点高中有一位教历史的王牌老师。
  然而这么好的老师,文革开始后,却被别有用心的个别老师妒忌、诬陷,诬告他有历史问题。随后,他被拉去挂牌游街和批斗,最后又剥夺他当老师的权利,勒令他去猪场喂猪。
  梅芸的父亲去当了猪倌,那些造反派们还不死心,又逼着梅芸的妈妈与丈夫离婚。态度非常强硬:你必须和历史反革命分子离婚,看你站在哪一边,和他离了婚就表明你和他划清了界限,证明你的立场是站在革命群众一边的。不离婚就是和历史反革命一样,你也是反革命,连猪都喂不成,直接开除出教师队伍。
  紧接着,那些造反派又去威逼梅芸的父亲与妻子离婚。无奈,一对相濡以沫的恩爱夫妻为了几个子女不受牵连有人保护,只好忍痛离婚。说到这儿,梅芸早已泣不成声。我拥着梅芸的肩膀,眼泪顺着脸颊流淌。心里想到她的命运比我还惨啊,我就没有告诉梅芸我家的遭遇。因为和她相比,我还算是幸运的。
  梅芸有三个哥哥,因为父亲的历史问题全都到遥远的平武山区当了知青,梅芸紧随三个哥哥其后,也到金马公社当了知青,因为劳动表现好,被生产队推荐评选为全公社的模范知青。就是因为那次在公社礼堂讲了下乡当知青的心得体会,被个别知青妒忌,甚至有人对公社书记说:“你们树立榜样典型也要看看她的家庭出身呀,她的父亲是历史反革命,她是黑五类子女。树立这样的人当典型,你们怕是搞错了吧。”
  这些话不久就在知青中传开了,梅芸也听到了其他知青的风言风语。她的情绪虽然低落了好久,但她没有消沉。她想:不是说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吗?父亲的问题终有一天会搞清楚的,我不能自暴自弃,一定要振作起来。
  在冯家坝插队落户期间,乡亲们和大队干部虽然知道我和梅芸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但没人歧视我们,乡亲们都很关爱我们,给我们送好吃的,帮我们干农活,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我们发自内心地感激乡亲们。
  之后的日子里,梅芸劳动更加积极,表现也更加出色,热情帮助队里的孤寡老人,还教不识字的社员识字认字,她的所作所为,得到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和赞誉。直至后来我与她再次一同参加了县上召开的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那些嫉妒她的人才不好再说什么了。
  1979年春天,梅芸父亲的问题得到落实,恢复了工作,补发了工资,父母也复婚了,一家人苦尽甘来,终于团聚在一起。梅芸的三个哥哥回城后都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梅芸在火车上当了一名列车乘务员,后来与一位乘警结婚生子,日子过得甜蜜又温馨。梅芸说她感谢当年给予她关爱和照顾的乡亲们,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梅芸家的故事仅仅是那个年代的一个缩影,有同类似的家庭何止我和她。但我和她最终都过上了好日子,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一切都成为了过去。国家的政策好了,老百姓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富裕。
  之后的日子里,我和梅芸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谁有困难,我俩都会相互帮一把。空闲时间,我和梅芸也时常回到冯家坝看望乡亲们,乡亲们对我们知青的那份恩情,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
  前一段时间我因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梅芸还大老远赶到医院看望我,陪伴我,给我买营养品,因为是好姐妹,我心存感激也没把感谢二字说出口,但我心里很温暖。下乡插队期间我俩结下的深厚友谊,就如陈年老酒,历久弥香。
  我读过著名作家杨沫老师儿子写的长篇小说《血色黄昏》,也读过成都著名知青作家邓贤写的长篇纪实《中国知青梦》,有的章节被搬上了银幕,真实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点点滴滴,每一部作品都很真实地记录了那段历史。
  回首这段往事并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是为了让人们能以史为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那段渐渐被世人遗忘的知青岁月也是一段历史,那段历史也是一面镜子,能让后人和领航者看清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以史为鉴,我们将再也不会迷失方向。
  知青岁月已渐行渐远,曾经的苦难经历让我们学会了坚强,乡亲们的关爱和帮助让我们学会了善良,记住曾经的美好,忘记过去的烦恼,之后的生活将会是一路芬芳一路阳光。有句老话叫“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老知青一代人将沐浴在和谐美好的环境中,健健康康、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作者:成玉洁(四川老知青)

编辑:草根作家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发表于 2025-6-24 07: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往事如烟啊!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4 08: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忘记这些事,还有人想回复到那个社会呢!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4 10: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乡下经历赋出身,难以忘怀的岁月……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湖南知青网 ( 湘ICP备05003987号 )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197号

GMT+8, 2025-7-14 01:08 , Processed in 0.1597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