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知青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2|回复: 9

鲜为人知的《游击队之歌》第二段歌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0 11: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抗战时期流行最广、至今被人熟知的代表性歌曲《游击队之歌》是作曲家贺绿汀创作的。贺绿汀是我们湖南邵阳人,他的外甥女青青是我们的好朋友。贺绿汀也是知青朋友“永明马灯”父亲严怪愚的恩师。




    贺绿汀1923年考入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修科,毕业后又考入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成为著名音乐家。他也是一位老革命,1926年入党,参加过湖南农民运动和广州起义。1937年他随团到山西阎锡山部队和八路军慰问演出,贺绿汀在煤油灯下一气呵成,写下这首昂扬激越、生动跳跃的歌曲。这首歌立即在全国传唱开来,也得到毛泽东、朱德总司令、周总理的夸奖。


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那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着同志们的宿营地;
在那高高的山冈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强占去,
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活跃在敌后战场的有八路军、新四军,也有国民革命军和地方武装。我们长沙抗战老兵陈忠民就曾是江南游击纵队的战士,后来转入正规军88军79师,在浙江、江苏、安徽敌后开展游击战,身经百战,屡立战功。他们与新四军并肩作战,并学会了这支歌,直到现在,唱起来仍然精神振奋、一句不落。




    但我们唱这支歌唱了几十年,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第二段歌词,直到今天在“党史博采”公众号上才知道。


    第二段歌词是:


哪怕日本强盗凶,
我们的兄弟打起仗来真英勇,
哪怕敌人的枪炮狠,
找不到我们的人和影。
让那敌人横冲撞,
我们的阵地建在敌人侧后方,
敌人的战线越延长,
我们的队伍越扩张。
不分穷、不分富,
四万万同胞齐武装;
不论党,不论派,
大家都来抵抗!
我们越打越坚强,
日本的强盗自己走向灭亡,
看那最后的胜利日,
世界的和平现曙光!


    这段歌词与第一段紧密相连、同样精彩,而且体现了党在当时所主张坚持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中的“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两句,便是这样明确易懂、言简意赅的政治主张之所在,对全民抗战发挥了巨大的号召力。
  遗憾的是后来因为被扣上了“阶级调和”的帽子,将这第二段歌词整体砍掉了,也就自然而然地不为人们所知晓。


    贺绿汀把《游击队之歌》原稿贴身珍藏、精心保管,1961年,他把原稿郑重捐给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这份乐谱原稿如今陈列在展柜里,它记录了真实历史。十年浩劫中,“红卫兵”对《游击队之歌》肆意诋毁,理由是“国民党军队也唱这首歌,所以它是反动的”,贺绿汀惨遭毒打,瘫痪在床,仍理直气壮予以反驳。


    有机会再去上海,我要去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细看这份乐谱。


    有机会再去看望陈忠民老兵,我要请他再唱《游击队之歌》,拍摄记录下来保存。
                              2025.6.2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发表于 2025-6-20 14: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击队之歌》是推动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冲锋号……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0 16: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不知道还有这第二段,确实“蒙冤”。经典的词曲,不朽的湘人。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0 16: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了不起的音乐家!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0 20: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贺老不愧为人民音乐家!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1 08: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知道这首歌还有第二段!唉,不知说什么好。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1 09: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才知道“游击队歌”的第二段歌词。
青青好久没在湖知网上露面了。我们想念她呢!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1 09: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巴 发表于 2025-6-21 09:08
今天才知道“游击队歌”的第二段歌词。
青青好久没在湖知网上露面了。我们想念她呢!

青青去年来我家玩过几次,不久去了广东,那边环境好,乐不思归了。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1 14: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1937年“八·一三”事变之后,上海的进步文艺工作者纷纷组织抗日救亡演剧队,奔赴祖国各地,以文艺的形式宣传抗日。其中一支来到了八路军总部驻地山西汾,一首经典的抗战歌曲在一间煤仓中诞生。《游击队歌》自此风靡全国,成为抗战时期的“流行曲”,成为20世纪中国最经典的合唱单曲之一。
  5月初,《游击队歌》作者贺绿汀的两个女儿贺逸秋、贺元元从上海来到临汾,与中央电视台二十集《抗战歌曲》纪录片摄制组一起追溯那个烽火年代。本报记者随同一起找寻那首“爸爸的歌”。
  战场枪声催出经典旋律
  5月4日,临汾一中正在举行“五四青年节”歌咏比赛。而比赛的最后一曲大合唱是《游击队歌》。密集的鼓点响起,经典的唱词从清扬的旋律中飘出,“我们都是神枪手……”。
  在舞台下,原作者贺绿汀老人的两位女儿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大女儿贺逸秋告诉记者,“父亲讲过,当时这首歌是先由学兵部的学生娃娃们唱起来的。”
  临汾一中的刘书记说,他们选择把《游击队歌》放在最后来演唱,就是因为这是一首在临汾创作的抗战歌曲。贺绿汀的女儿回忆,按照父亲生前的口述:1937年10月,由马彦祥、塞克、聂绀弩、崔嵬、欧阳山尊、宋之的、贺绿汀等一批著名文艺家,组成了抗日救亡第一演剧队。他们由上海出发,走一站,演一站,号召全民抗战。年底,演剧一队到达八路军总部的驻地山西临汾,和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会合。在尧都区刘庄村一个小煤仓里,贺绿汀创作了《游击队歌》。
  在当地党史和宣传部门帮助下,很快确认当年的刘庄就是现在的刘村。5月5日,记者一行从尧都区出发,在西边不远,找到了刘村。但贺绿汀口中的那个“小煤仓”现已了无痕迹。
  据贺绿汀女儿回忆,当时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等领导住在“徐家大院”,而贺绿汀应该是和学兵部学兵们住在一起。
  抗战开始后,全国大批青年来刘村报名当学兵。1937年10月中旬的一天,贺绿汀随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刘村,听了彭雪枫讲的游击战术后,激动不已,彻夜未眠,眼前总是浮晃着高山密林、青纱帐和机智英勇的游击健儿……
  “这首歌和别的歌曲不一样,别的歌是先有词再来谱曲,而这首歌是先有的曲子。”贺元元说,他父亲在老乡家的煤仓里创作时,首先想到的是从上海到临汾来的路上,在防空洞里听到的高射机枪的声音“哒哒哒……哒哒哒”,由此触发了他的灵感,创作出了《游击队歌》欢快的前奏。
  创作手稿背后的秘密  找到了创作地刘村,贺逸秋、贺元元非常兴奋,她们决定寻找下一个地方高庄。根据两位老人的记忆,贺绿汀讲过,这首歌的首演地是高庄的八路军总部。而遍寻临汾所有地图,却没发现有个叫“高庄”的地方。
  会不会是老人记错了,当地宣传部门的人员想起,在临汾洪洞县的白石村,有一个八路军的总部所在地“温家大院”,那里会不会就是高庄?
  当地老人讲,这里并没有一个具体叫高庄的地方,贺绿汀及其女儿们所说的高庄应该指的就是这个八路军总部,因为离这里不远有一个村子叫高公村。而在抗战年代,因交通不便,相近的地方都以一个地名统称的情况也是有的。由此推断,贺绿汀所说的高庄,指的就是白石村和高公村一带。
  进入白石村,来到“白石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馆长热情地介绍说,这里便是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在纪念馆的展板上,两位老人看到了由抗战时期的手抄歌本复制而来的《游击队歌》歌谱,贺逸秋拿出她复印的《游击队歌》贺绿汀原始手写谱来对照,一模一样。这份手写歌谱是“上海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级文物,是应家属和纪录片拍摄的要求得以首次复制的。
  看到这份74年前的手稿,记者发现,这首《游击队歌》并不是如大家流传的那样,而是由两段组成,第一段是大家熟知的歌词,而第二段则很陌生。纪录片导演牟卫红告诉记者,这是他们最大的一个发现,这个隐秘的第二段歌词并没有被传唱,其中的歌词为:“哪怕日本强盗凶,我们的兄弟打起仗来真英勇,哪怕敌人的枪炮狠,找不到我们的人和影。让敌人横冲撞,我们的阵地建在敌人侧后方,敌人战线越延长,我们的队伍越扩张。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的强盗自己走向灭亡,看那最后的胜利日,世界的和平现曙光!”
  谈到因何第二段歌词“销声匿迹”,贺绿汀的两个女儿也没统一答案。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2 12: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小就听这首《游击队之歌》,都只听到唱一段,崽就晓得还有第二段。仔细读完第二段得的内容,那唱起来会惹出麻烦来。不唱第二段这首歌的寿命还长些。
   最近一位叫杨坤的歌手,不知天高地厚,把这首歌改变了唱法,被网友骂得有个边哒!

友情提示:请不要一贴多发!每贴最多发二个栏目!请及时修改密码,不用简单密码,防止密码被盗!

怎样寻求远程协助请看《知青大学》-《论坛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湖南知青网 ( 湘ICP备05003987号 )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197号

GMT+8, 2025-7-14 00:48 , Processed in 0.17929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